喜歡科技和歷史,我知道很衝突,所以我也很喜歡衝突感。喜歡把自己覺得的「好物」分享給大家,也喜歡把有名的「典故」掛在嘴邊,但沒有什麼人想聊典故就是了。很迷信,我雙子座。 iPhone APP 推薦、Apple 週邊推薦、設計產品、生活小物或搞怪小物。
2011年7月24日
Google+ 對我來說並不是好產品
我並不是第一批拿到Google+邀請函的,其實我是靠破解才加入Google+的行列,
因為所在環境的關係,周遭朋友間幾乎都是差不多的時間踏入這個不太算未知的圈圈。
在網路上很多對於Google+很好的評價,Google+也因為本身就是從失敗中成長的產物,
再結合了Google許多當紅的工具,在短短時間內就能順利的迎接兩千萬個用戶。
但我發現我好像沒有特別喜歡Google+,應該說我喜歡它的圈圈拖曳概念,
讓我覺得很新鮮,但好用嗎?說實在的還好!
為什麼呢?
我真的覺得Google+的圈圈跟Facebook的社團概念是一樣的啊!
只是換了一個比較酷炫的方式去表達而已,對我來說出發點是一樣的。
再說,很多人說Facebook太封閉?這種自己的社群,不就是自己決定嗎?
Facebook的使用者決定自己要大興文字獄,不代表Facebook是封閉的,
就算Google+很開放,但我不知是不是沒什麼朋友的緣故,
我覺得Google+能給我的資訊相當有限,這沒什麼不好,
但當我想知道所有人的訊息時,第一個想到的也只有Facebook了!
而且都沒什麼在更新的感覺(是我+太少人嗎)。
我終於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說法了
Facebook是把全部我想知道的訊息丟給我,
因為Facebook會有一個確認的動作,讓我確認我是不是想得到對方的訊息。
但Google+不一樣,Google+是把少數你想知道的訊息丟給你,
因為它並沒有確認的動作,常常就有一堆莫名其妙,
比國小同學還不熟的人把我+到他們的圈圈,讓我相當感冒。
而我把Google+定位就像是粉絲專頁一樣,一種對外的平台,
它能針對各種領域的人發各種不一樣的訊息,
不用刻意保有隱私,不用刻意的限制誰不能看到,就是一種對外公開的場所,
Facebook的意義對我來講就完全顛倒了。
以上,或許是跟使用者數量有關,讓我暫時沒有很喜歡Google+吧!
最近熱門
-
之前因為很想下載 facebook 的新 APP:Paper,發現可以快速更換「所在地」,無國界的直接下載想要下載的 APP,這邊以日本為例,因為最近迷上 tsum tsum ! 直接進入主題: 選擇精選後,「滑」到最下方,選擇你的 Apple ID! ...
-
好久不見啦,用一個老梗的開場白跟大家打個招呼,然後就要開始進入今天的重點啦!其實我個人算是 Instagram 的重度使用者,一天至少會開啟五回吧,PO 照片,瀏覽照片之類的,不過今天的重點不是 I nstagram ,而是我發現, 常常有人在 Instagram ...
-
Blogger 久未更新,很怕大家以為我又在偷懶,所以還是來講一下,目前我 都用 Medium 做為發文的平台 ,雖然你會說,平平都是部落格平台,到底差在哪,但我得說的是: Medium 的社群機制:比起部落格只能依靠 SEO 流量來源外,在 Medium 感受...
-
圖來源 - 今天跟Partner出完任務後,我們 很精實 的坐在西門紅樓內通往二樓劇院的樓梯口, 嚴格來說,應該是我們霸占了那邊,討論著今天要了解的事務,或是對市場有什麼發現。 腦海中突然閃了一句話,創業真的跟我想的不一樣,隱約記得JAMIE說過差...
-
好久沒打網誌了,說也奇怪,幾天沒更新資訊,就覺得落後世界一大截。 最近實在是發生了太多離奇的事情,導致每天睡眠兩小時,然後整天精神不濟,朋友都說這樣下去我這傢伙可能會把自己整慘。老天呀,我不用這種「特殊待遇」,該把幸運還給我了吧!!真可惡,是時候來洩憤一下了。 洩憤舒壓...
